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评论》2023年第4期目录

艺术评论杂志 艺术评论杂志
2024-09-04

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3年第4期 总第233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目  录   艺术评论 · 2023年 · 第4期 

特别策划
2022影视评论综述7    聚焦热点·关注新作·理论建设——2022年中国电影评论综述 
张阿利 侯丹丹20    聚焦点、新议题与元思考——2022年中国电视剧评论述论 

张  斌  李  智37    业态 ·动态 ·生态: 2022年中国纪录片实践及研究综述顾亚奇 彭婕妮


理论纵深‍‍‍‍‍‍‍‍‍‍

51    一种认识论的反思视角: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及其视觉表达逻辑

孙承健 

65    从比较艺术学到跨媒介艺术研究——对美国比较文学界关于文学和音乐比较研究的文献学考察 

詹悦兰77    艺术跨媒介研究的学理探赜刘  毅  金  培


观察与思考
88    艺术的三种存在方式——从韩炳哲《山寨:中国式解构》谈起 
陈岸瑛96    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品金融化研究——以达米安 ·赫斯特为个案的考察李林俐108    后人类主义思潮与新媒体装置艺术实践初探尤梵舟


史学与评论

117    见微知著——从《古画微》看黄宾虹的文艺观

王中焰129    《艺概》书论与文论的会通试析冯晓玲 

139    从“碑学立场”到“期待视野”——对邓石如“隶笔为篆”观念的验证与反思刘岳恒
书  评
149    元艺术学:从正名到学科的系统反思——评李心峰《元艺术学(增订版)》
李 磊 封面    吴冠中国画作品《山村》
封二    中央芭蕾舞团舞剧《吉赛尔》剧照

封三    《20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精粹》书影及简介

封底    张建奎雕刻作品《周游列国》


篇目提要   艺术评论 · 2023年 · 第4期  



特别策划

聚焦热点·关注新作·理论建设——2022年中国电影评论综述/张阿利  侯丹丹

【内容提要】2022年中国电影评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围绕电影作品这一核心,充分发挥了联结电影创作、观众、产业各个环节的纽带作用。首先,聚焦年度电影的热点现象,积极回应,热烈探讨,努力以电影为辐射原点,在全社会形成有影响力的话题。其次,聚焦电影作品和创作,对电影新作做即时性评论,导引优秀电影作品更广泛传播。最后,针对电影评论的自身建设,在电影评论的话语体系建构、电影评论的形态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等方面,做了颇有价值的思考和总结。

【关 键 词】中国电影评论;热点现象;新作评议;理论建设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


聚焦点、新议题与元思考——2022年中国电视剧评论述论/张   
【内容提要】电视剧创作与评论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的重要两翼。本文以2022年发表的电视剧评论文章为主要经验材料,从热点作品评议、前沿问题探索、自反性元思考三个维度呈现 2022年电视剧评论的基本面向,并聚焦各个维度的关键问题展开详细梳理与论述,以期为电视剧创作与评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2022年;电视剧评论;电视剧创作;高质量发展 
▼电视剧《山海情》海报▼


业态·动态·生态:2022年中国纪录片实践及研究综述/顾亚奇  彭婕妮
【内容提要】2022年中国纪录片内容生产,以“主题主线”为中心记录国家重大事件,以“变化与成就”为基调记录生动实践,以“传承与传播”为路径彰显文化自信,多方位塑造和传播大国形象。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数智技术成为生产分发端提质升级关键动力,网生内容和跨屏共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专门性资讯和评论媒体平台的搭建赋能行业长远发展,技术、网媒崛起与纪录片专门性推介评论阵地的搭建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纪录片理论研究整体呈平稳态势,重大题材研究凸显时代敏锐性,以文化理论为支撑的美学思辨,关于数字化时代技术变革的思考以及实践检视与实操技巧的经验性总结,体现了研究者立足本土实践自主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自觉。

【关 键 词】纪录片;创作;理论研究;话语体系
▼纪录片《领航》海报▼



理论纵深

一种认识论的反思视角: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及其视觉表达逻辑/孙承健

【内容提要】与传统胶片时代所不同的是,数字技术时代,人们描述世界万物的方式是数据、算法与计算机图像。蕴含连续性与支配性的、基于“暗箱”的传统视觉机制,在当下逐渐被多维度、非连续性与蕴含跨媒介性特质的视觉机制所取代,观看主体的主体性与视觉中心地位也随之逐渐被消解。数字影像的真实性与主体基于主观真实性的体验密切相关。而故事世界及其构成逻辑作为影像真实性的结构性要素,为真实性体验提供了合乎情理的场域。除此之外,科技与艺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辨,也在认识论层面提醒人们反思,技术拜物教者对科技的盲目推崇实际上是将现代科技推至一种主体“神性”的位置。然而,技术的发展并非终极目标,究其根本,电影是承载着人类“梦幻与情感”的艺术。

【关 键 词】认识论思想;视觉机制;影像真实性;故事世界;价值理性

▼电影《独行月球》剧照▼


从比较艺术学到跨媒介艺术研究——对美国比较文学界关于文学和音乐比较研究的文献学考察/詹悦兰
【内容提要】文学和音乐的比较研究是美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个重要论域。这是我们重新认识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一个新视角,也是深入推进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坚实基础。对文学和音乐的比较研究是美国学界延续欧洲文学理论研究传统的一个主阵地,也是二战后美国新的社会语境和学术话语体系所形成的新兴人文学科特色的典型表现。美国学界的这一研究领域清晰地呈现了这样一条脉络,即以文学研究为中心的比较艺术学逐步发展到重视文学、音乐的艺术表达媒介以及艺术的跨媒介问题研究。而这一趋势和二战后欧美艺术领域中出现的跨媒介艺术实践相一致。由此可见,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学界的关于跨媒介性和跨媒介艺术研究有着深厚的学术史渊源,并对当代新兴的艺术实践做出了深刻的回应和阐释。美国比较文学界的比较艺术学研究是开展艺术的跨媒介性等相关研究不容忽视的领域。

【关 键 词】比较文学美国学派;文学和音乐;比较艺术学;跨媒介艺术研究


艺术跨媒介研究的学理探赜/刘 毅   
【内容提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的艺术史学科趋于定型,形成了以科学与实证为核心的主导发展方向。在此阶段,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理论命题与创新型方法论。其中,有关艺术史研究的视觉问题,以及可视的场域理论得到了深入讨论,为科学的艺术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已经涉及艺术的门类学与媒介特性问题,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今天讨论跨媒介艺术理论以及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跨媒介;艺术理论;视觉性;视觉场域



观察与思考

艺术的三种存在方式——从韩炳哲《山寨:中国式解构》谈起/陈岸瑛

【内容提要】本文从韩炳哲的专著《山寨:中国式解构》谈起,就“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艺术存在方式进行讨论。在列举三种艺术存在方式(以原创性作品为中心的艺术存在方式、传承流变的艺术存在方式、非作品化的艺术存在方式)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韩炳哲对第一种存在方式进行了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第二种存在方式,却未能预见艺术的第三种存在方式。在此意义上,韩炳哲对原创性艺术观念的解构是不够彻底的。而从艺术社会学视角出发,跳出标准化的现代艺术图景,对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多元艺术存在方式进行考察,是建立有效的艺术存在论的基础。

【关 键 词】艺术存在论;艺术社会学;艺术学;韩炳哲


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品金融化研究——以达米安·赫斯特为个案的考察/李林俐
【内容提要】随着工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演进,艺术经济从艺术商品化阶段进入艺术金融化阶段。如果说安迪·沃霍尔是艺术商品化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那么达米安·赫斯特则是艺术金融化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基于赫斯特在21世纪艺术职业生涯中最引人瞩目的三次艺术实践,本文详细分析了其中蕴涵的深刻的艺术品金融化主题。赫斯特的艺术为“艺术品金融化”这一概念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并显示了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当代

艺术家对于艺术品金融化的态度与反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关 键 词】艺术品金融化;达米安·赫斯特;金融资本主义;当代艺术

▼赫斯特与《货币》项目中实物形态作品的合影 2021 HENI 官网▼


后人类主义思潮与新媒体装置艺术实践初探/尤梵舟
【内容提要】后人类主义思潮源于科学技术革命,其之所以能成为继后现代之后重要的理论话语之一,是因为其对人本中心、传统审美伦理及传媒媒介概念的颠覆。新媒体装置艺术在创作形式、传播途径、评价与反馈机制上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后人类主义思潮与新媒体装置艺术具有同样的发生根源及革新力量,二者的邂逅和融合具有一定必然性。同时,新媒体装置艺术在表达观念、媒介拼接、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创新也拓展了后人类世界的边界,激发更多的当代反思和批判。

【关 键 词】后人类主义;新媒体装置艺术;观念艺术;数字人文
▼爱德华多 · 卡茨 《迷之自然史》 生物艺术 2003▼



史学与评论

见微知著——从《古画微》看黄宾虹的文艺观/王中焰

【内容提要】黄宾虹集绘画、书法、篆刻、诗文、编辑、出版诸般才艺于一身,是一位大器晚成者。《古画微》既是黄宾虹理论著述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部美术通史典范之作。《古画微》虽梗概简明、体量欠硕,但因黄宾虹在文艺诸领域秉持着明理致用、转移末俗、振饬浮靡思想,该著闪烁着有别于同类史书的一份光辉。本文从“文化思想的民族性”“艺术理想之旨要”“画格与人格论的一贯性”“明理致用的史学观”“绘画史学的独特学理性思考”五个方面,试对《古画微》一书所体现的黄宾虹文艺观予以新读。

【关 键 词】黄宾虹 ;《古画微》;文艺观

▼黄宾虹《古画微 · 自序》▼


《艺概》书论与文论的会通试析/冯晓玲
【内容提要】清代刘熙载所著《艺概》中存在书论与文论会通的现象。首先,书论与文论在审美风格、艺术规律等方面存在会通;其次,书论与文论在批评术语方面存在会通;再次,书论与文论在思维方式、思维路径等方面存在会通。要之,《艺概》中存在书论与文论的多重对话,丰富了《艺概》文艺批评的言说方式,彰显了《艺概》文艺美学的总结性、综合性特征。

【关 键 词】《艺概》;书论;文论;会通


从“碑学立场”到“期待视野”——对邓石如“隶笔为篆”观念的验证与反思/刘岳恒
【内容提要】“隶笔为篆”作为描述邓石如篆书风格来源与取法方式的重要概念,最早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被提出,并在晚清直至当代学术研究中成为共识。但笔者在对《邓石如传》《艺舟双楫》等材料的梳理中发现,“隶笔”最初并不被认为是邓石如篆书取法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晚清书法批评的不断介入,邓石如篆书中的“隶笔”因素被不断放大,直至“隶笔为篆”成为定论。笔者认为,该观念的形成,实际源于晚清特定碑学立场下的一次形象重构,并对当代邓石如研究的“期待视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注重观察“隶笔为篆”观念的生成过程,并在历史情境中检验其合理性,从而对此观念进行验证与反思。

【关 键 词】邓石如;稍参隶意;隶笔为篆;碑学立场;期待视野

▼李斯 《峄山碑》宋重刻明拓本 218cm×84cm 北宋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书  评

元艺术学:从正名到学科的系统反思——评李心峰《元艺术学(增订版)》/李  

【内容提要】艺术学研究该如何研究自身?这不仅涉及艺术学研究得以成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艺术学学科价值的追问。李心峰的《元艺术学》从科学学的立场上,对艺术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艺术学对象范围、研究路径以及整体理论构架展开了系统反思,并提出通律论观点作为理解艺术世界诸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构建艺术学体系的立足点。元艺术学作为艺术学的元科学研究,在对艺术学理论系统反思的同时,亦显示了作为学科分支的建构之可能。

【关 键 词】元艺术学;艺术学;通律论;系统反思


封二 

中央芭蕾舞团舞剧《吉赛尔》剧照


封三 

《20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精粹》书影及简介


封底 

张建奎雕刻作品《周游列国》


延伸阅读

《艺术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3年第2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3年第3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赵金领

审核:王  丁

终审:王瑜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评论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